从2006年以来,安徽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经十年了。2016年高考安徽省不再单独命题,将回归全国卷,很有必要对全国卷的题型和命题进行一番解读。
全国卷与安徽卷确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①体例不同。全国卷第三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第四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选考题(“两选一”),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如果你选11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题目(不能做12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你们在答题卷上一定要用2B铅笔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如果没有填涂题号,则第(1)小题选择题一律按第11题答案评分。安徽卷则全是必做题,不提供选择性。
②赋分不同。阅读题安徽卷赋66分,全国卷则赋70分,增加了4分。这4分表现在两个板块:古诗词鉴赏全国卷设置为11分,安徽卷为8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卷赋25分,安徽卷文学作品阅读(只考一篇,小说或散文)赋24分。
③全国卷现代文阅读11或12题的第(1)题以选择形式考查,“5选2”,检测范围广,学生得分情况从0到5不等,学生水平的层次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试题效度和信度更高。安徽卷则全为主观题,没有设置选择题。
④文言文阅读前两个选择题全国卷忽略对虚词的单独考查,以实词和断句考查为重点,偶尔考查人物形象。安徽卷则基本锁定实词和虚词。
⑤名句默写全国卷以语境提示形式考查,考三个小题,每小题两个句子,赋2分,总共6分。安徽卷则为“二选一”,不提供情境,只提供上下文语句。
⑥从考点上看,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部分,全国卷鲜有对字音字形的单独考查,基本锁定考查成语、病句、连贯。比安徽卷的命题更为公平公正和严谨。因为字的音和形,在“常用”层面上,往往有地域的局限性,全国卷有意缩小“地域”差更加科学。
⑦从试题数量上看,全国卷比安徽卷题少一个“语言文字运用”类题目。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考三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安徽卷则为三道选择题和三道主观题。从考查重点上看,全国卷侧重于成语辨析、语病辨析、连贯以及图文转换,安徽卷除此之外,还偏重于字和句式的考查。
⑧从试卷字数长度上看,全国卷偏短,安徽卷稍长。主要是阅读文本全国卷更为紧凑,安徽卷较长。比如文言文阅读全国卷选文一般在550到600字之间,而安徽卷常超过七百,甚至接近八百。
两卷存在着诸多不同,因而有不少复习的考生和家长就心悬了,担心不适应,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两卷的命题依据相同,试题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试卷整体结构基本相同,考点基本一致。两卷在由浅入深的能力层次上的考查是一致,都是“文意理解”→“文意概括” →“观点分析”,都符合“信→达→雅”的思维逻辑。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全国卷和安徽卷都是考查正史“人物”传记的阅读,虽然题型有差异,选择题除了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第6题)必考外,安徽卷侧重于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考查,全国卷侧重于文言实词和文言断句的考查。其实,文言文没有标点,断句主要就是根据句子结构和虚词语气来判定,考虚词与考断句其实在能力的体现上差不多。换句话说,安徽卷与全国卷的不同只是在“形”的方面表现不同,其实“质”是一致的。
高考不论怎么改革,总是往能力和基础靠拢,全国卷的命题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尤其侧重于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且呼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而命题会有意考查学生的阅读积淀和语文素养,文言文命题注意与现代生活的关联,穿进了古代文化常识元素,多富有文化意味。比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宋史·孙傅传》,考查的“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与学生的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直接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了解比较多的学生,直接看选项就可选出答案。
全国卷不走偏锋,会更平稳,如考虑到语言和用词的地域差异,很少考查字音字形,从考试公平性上说,这当然是对的。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全国卷就不注重基础!恰恰是全国卷又平稳又规范,却偏偏又难以得到高分,才体现出基础厚实和能力层次的辩证性。我的观点是:全国卷的命题水准高,似易实难,即从试卷体例看,似乎容易;从得分上讲,难得高分。但是,全国卷的命题由易到难的梯度又是可以把握的,基本上符合“句子(结构)—逻辑(理解)—意思(应用)”这样的认知规律。
下面就全国卷的命题和答题,略作展开。
第一,论述文阅读。虽然全国卷和安徽卷都是将其放在第一大题位置考查,但在命题方式和难度上有很大不同。应该说,全国卷更侧重于“阅读理解”结果的应用,考查较难;而安徽卷则侧重于“阅读理解”过程的筛选,偏易。这从选文的篇幅上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文本字数一般在1050到1100之间,安徽卷文本字数一般在1150到1250之间。安徽卷论述文命题阅读量偏多,理解性偏低。全国卷论述文命题阅读量稍少,理解性偏重。做安徽卷常可从“概念内涵”“于文无据”角度排除选项,而做全国卷却要善于根据原文的“观点理由”“推理运用”。
比如2015年全国Ⅰ卷《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一文,就与经济学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考查的一些概念如“质库、解库”学生如果没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对概念的内涵是难以把握的。又如2015年全国Ⅱ卷《艺术是什么》一文,第3题B选项后面举了两个例子佐证: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很显然,没有一定的阅读积淀,对传统文化没有一定的涉猎,恐怕无法判断。再如2014年全国卷《美的奥秘》关于悲剧之美的论述文阅读第一小题,四个选项全出自文本之外,属于论据性列举,要想准确选出答案,必须对原文所论“悲剧的性质”充分理解,在思维上要经历“跳进去”再“走出来”的过程。
第二,诗词鉴赏。安徽卷“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往往并重考查,各考一个小题,每小题赋4分。全国卷也考两个小题,但赋分不同,一5分一6分,更侧重于“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考查。研究全国卷的诗词鉴赏命题,有两点恐怕要引起注意:一是教材上诗词不仅仅只为“背诵、默写”用,还需要“鉴赏、借鉴”。温故知新、新旧对比可能是命题人想要我们注意的环节。请看2015年全国Ⅰ卷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白雪歌》是初中部分的背诵篇目,却在高考的诗词鉴赏中拿来做比照。二是表达技巧方面,全国卷多从技巧的“作用”“用意”的角度设问,出题更具有“启发性”,体现出技巧服务于内容情感的需要;安徽卷多从技巧的“运用”角度设问,只要求你答出“怎么用”“有何效果”。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全国卷命题更注重内涵。
第三,文学作品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全国卷第一小题以选择形式命题,“5选2”,赋分为“3+2”。平时有意加强对这一题的分析和训练很有必要。这一题设置的五个选项,选项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言简意赅,内容和技巧有机统一,是后面的主观题拟答案要点的范本。
如2015年全国Ⅰ卷小说阅读《马兰花》的第一小题:A项是对三孬形象的判断,B项是对马兰花丈夫形象的判断,C项从情节角度分析结尾处理的艺术匠心,D项是对麻婶女儿形象的分析,E项是对小说主题深刻性的挖掘。分析可知,五个选项,对应三个方面:人物、情节、主题。小说阅读任务必须掌握的四要素此题就涉及其三。再进一步分析第一个要素——人物,仅从ABD三项对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界定看,与后面的第三小题马兰花的性格特征正好补充,从整篇阅读看,这次高考突出对“人物形象”的解读。
这样分析很有启迪意义,可以让我们明晰高考命题的基本侧重方向。这一次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侧重于“形象”的解读,下一次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就有可能侧重于“主题”的解读,也有可能是“形象、情节(结构)”同等考查。这种探究分析显然是较高水平的引导,有助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做题。
再看实用类文本阅读《朱东润自传》的第(1)题:A项考查先生献身传记文学的缘起,B项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C项从因果关系对原文观点进行判断,D项评价先生选择传主的原则与他人的态度,E项是对相关链接的推断理解。五个选项,全是对内容的细微解读,再结合后面的另外三题,除了第(3)小题本文特点涉及“技巧”外,着重考查对文章材料、观点的理解,突出了阅读的“实用”性指向。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判定试题的好与不好。比如上次月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沈从文的眼泪》所考的四个题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沈从文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听到精彩的二胡曲以及看到自己青年时写的字都会流下眼泪,可见他是一个多愁善感、极易动情的人。
B.沈从文在接受审查批斗期间,情绪不是很正常,甚至“在身上带了一个注明单位、地址的卡片”,足见沈从文对“文革”的抵触情绪。
C.沈从文“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这一细腻的动作及神态描写形象而真实地反映出他单纯、真诚、敏感的内心世界。
D.文章以沈从文的墓志铭收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概括,也是对沈从文一生的高度概括,它引导读者对“人”“我”作出理智的思考。
E.文章截取沈从文人生长河中几个特殊的片段,以纯粹而客观的叙述和描写来表现人物,虽无抒情和议论,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沈从文先生在“文革”中的三次眼泪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选取沈从文的“眼泪”这一特殊视角,有什么好处?(6分)
(4)文章给我们哪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启示?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逐一分析这几个题目:(1)题“5选2”,前三个选项分别从内容概括、细节提取、人物描写三个方面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第四选项考查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涉及文章主题;第五选项是对选材和艺术效果的分析。分析知道,这个题目的覆盖面宽,体现出多个维度。
(2)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深层次挖掘,既要理解透彻,又要表达简明,才能得满分。透过“眼泪”这一外在现象,分析人物内在“心理”,这是人物类文章阅读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题扣此而命,是比较典型的。
(3)考查对写作技巧的把握,既要理解内容,又要把握结构,还要从“读者”角度理解,显然要想得满分,几个层面的“要点”都要答到。
(4)答题方向和角度可以多样,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个性”,进行“创意”化解读。但题目规定“从两个方面谈谈”看法,与全国卷命题稍有不同,这沿袭的仍然是安徽卷此前几年的常规考法。答案从“逆境中坚强”“正派坚守”“胸怀与包容”三个方面作答,是较好的方面,可供参考。没有看答案之前,我从“三次流泪”启发出三个求答方向:“对待学问的执著、较真” 、“对待爱情的热烈、坦诚”、“对待他人的宽阔胸襟”。与参考答案不相上下。
“钻进去”,再“跳出来”看,这个题目命得是比较好的,还算典型,与高考的“方向”一致,至于每个题目的“细与实”方面,不必死钻牛角尖。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近三年的选文体裁看,考的全是小说,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命题点集中在形象、题材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主题(创作意图)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又不同于人物传记,有比较明显的观点判断和态度倾向,命题集中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分析文本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上是从专题角度解说的。其实,综合全国卷的几套试卷情况看,全国卷命题相比安徽卷,更突出考查“人”的要素。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打造“真人”,而非“高分”。全国新课标卷命题更注重于“人”的层面,而非“题”的层面;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人性的呼唤、心灵的引导。比如2015年全国Ⅱ卷《塾师老汪》一文,第(2)题直接问“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又如,2013年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明史·马文升传》考查的两句译文,一句是别人对马文升的赞赏,一句是马文升自己的处世态度,显然注重对“人”的考查。
这一点,在作文命题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全国卷的作文命题,突出立德树人的导向、注重情和理的辩证,注重于“人”的“内在品质”的考查,强调“人”的素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乎依法治国理念,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凸显创新能力。从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的命题走向上可看得很清楚。材料上看,分别是切割师指导徒弟切钻石、学校山羊过独木桥的比赛、小陈劝阻父亲开车时接电话,材料的选择越来越贴近“实际生活”,命题注重实用,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很“接地气”。真正体现了对“人”的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分数与眼界、思想的联系越发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