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复读早已不再是无奈之选,更不是没有大学可上,而是人生的更高追求。是考上更好大学,搭建更大人生舞台的明智之选!
你有真正了解过复读吗?你知道复读需要准备什么吗?我们来看看过来人怎么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读需要准备什么?
微博网友这么说
@皆非KX:心态,毅力,不要熬夜,还有尽量不要玩手机
@目送z-:需要一颗恒心
@梨子栗子巷:分还没往年高的心理,毅力,健康
@庄庄918:准备好的心态,当时复读真的好崩溃
@BaiYue熹是白白呀:拼了命也要考上的决心
@是绿青呐:考一次好或者差不代表一直都这样
@扶摇派水坑:毅力,耐力
@浪花四溅T:准备崩溃
@阿杰拉:准备个可以倾诉的朋友
@软语小可爱:坚持到最后一天
知乎网友这么说
作者:魔鬼大大
来源:知乎
1、首先打好“预防针”,高四应该是寂寞的一年。
2、抓住每一秒学习的时间,而不是抓住每一秒时间学习。
3、心平气和看待荣辱得失。
4、不要谈恋爱!不要谈恋爱!不要谈恋爱!
5、多多复习一轮复习资料和课本。
6、多找朋友同学,最好是老师问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问同学朋友方便就找他们。立刻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不要拖延,会搞忘的!
7、多锻炼,建议每天跑步8—18分钟。
8、相信老师,跟着老师走。
9、不建议开夜车!最好晚上11:30—12:00睡觉!保证6.5—7小时睡眠时间。
10、早点背英语单词。建议刚刚进入一轮复习就开始天天背英语单词,每天至少20个。
11、每一次考完月考,上晚自习,莫浮躁,好好改正试卷,查找相应书本、复习资料上的知识点和习题。
作者:玫花露
来源:知乎
首先,多方比较,选择一所好的复读学校。
其次,认真分析上次高考失利的原因,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做好准备死磕到底。
第三,做好各个方面的心理准备。如:对平衡步入大学生活的同学的羡慕心理;平衡复读对于年龄上的心理等。
作者:鲍小刀x
来源:知乎
1、好的复读学校非常非常重要。
2、信心、耐心、决心。
3、千万不要带手机去复读。
4、不要忽略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单词、语法、作文等都要多练习。
5、不用太在意和复读班级里的同学关系不太好,专心学习是关键。
6、要知道复读很苦是常态。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1、既然下定决心复读,之后不再犹豫不决,做好了决定就算跪着也要走完。
2、选择一所好的复读学校。
3、自律,时刻警醒。
4、别怕丢人。
5、一轮打好基础,提早进入二轮,早点开始做理综卷子。
作者:人间宝贝
来源:知乎
一定要熟悉书本知识!!!
作者:杨川
来源:知乎
1、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
2、尽早作出复读的决定。
3、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解决。
4、复读也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5、认真对待复读这一年里的每一场考试。
6、认真总结薄弱环节,不断地查缺补漏。
作者:Pitaaaaaa
来源:知乎
1、本来学习习惯不错的,一定要继续保持。
2、本来自控力差的,一定要改变自己。
3、上交手机。
4、及时调整压力。
5、学习一定要迎难而上。
6、保持身体健康。
7、高考前要保持适度紧张。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1、复读只是开始。
2、课间时间一定要利用好。
3、能在学校学习的就坚决不要在家里。
4、心态调整真的很重要。
5、高考前多看看错题,保持做题的感觉。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1、忍受一个人重新出发的寂寞。
2、好好调节自己的心态。
合肥龙翔高复学校提醒您:复读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认识复读与人生目标
选择复读势必要付出一年的青春时光。但是复读生更要清楚,付出目的是实现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标。复读结果的外在表现是提高高考成绩,进入理想大学,而复读结果的内在表现是改变了整个人生。复读生一定要要具备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坚持、坚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坚定目标,一年的青春时光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
二、要有吃苦精神、要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没有诀窍、没有捷径,考试更不能猜题押题,学习需要的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特别是复读,就意味着再吃一遍苦。很多学生成绩不好无非两点:方法不对头和刻苦精神不到位。一定意义上说选择了复读就是选择了吃苦,谁能吃苦谁就会取得好成绩。
合作学习很重要,这是一种学习氛围。有问题大家讨论,有问题共同研究,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复读生的班级一旦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向上的氛围。
三、抓基础、抓中低档试题
高考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和中低档试题。有些优秀考生语数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结果是难题(占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档题跑了不少分。高考750分,中低档题占八成——600分,抓住这600分的题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因此高考复习,高考复读抓住了基础知识就是抓住了根本。
四、学会答题
许多学生高考之后的估分高于高考实际成绩,考生觉得自己答对了,可是阅卷老师没给分,这是为什么?其实差距就在答题的准确性上。答题一是学科语言,二是学科术语,三是语言的层次性,四是语言的逻辑性。在高考答题过程中要努力避免用“生活语言”干扰“学科语言”,复读学生一定要汲取这些教训。